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将富马酸(FA)与三乙醇胺(TEA)通过酯化反应制备了小分子前驱体小单体4-(2-(二乙醇胺基)乙氧基)-4-氧代-2-丁烯酸(FA-TEA).通过酯化率确定其产率为65%.以丙烯酸(AA)、甲基丙烯磺酸钠(SMAS)、4-(2-(二乙醇胺基)乙氧基)-4-氧代-2-丁烯酸(FA-TEA)、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TPEG)为原料,通过氧化还原体系自由基共聚合反应制备了一种含有三乙醇胺侧链的新型聚羧酸减水剂.通过净浆流动度、凝结时间和自由水率等手段来表征其性能.该减水剂在碱性条件下酯键水解,羧酸根释放,再次吸附,其三乙醇胺侧链形成水化膜具有一定的滑移能力,使分散能力增强.
推荐文章
三乙醇胺+哌嗪混合胺液的脱碳性能及配比优选
三乙醇胺
哌嗪
混合胺液
天然气
二氧化碳
吸收
解吸
三乙醇胺在镁合金阳极氧化中的作用
AZ91D镁合金
三乙醇胺
阳极氧化
耐腐蚀性
三乙醇胺与烯胺混合胺液脱碳性能及配比优选实验研究
三乙醇胺
烯胺
天然气脱碳
混合胺液
吸收
解吸
循环实验
盐水浸浴联合三乙醇胺乳膏治疗烧伤残余创面
烧伤
残余创面
浸浴疗法
三乙醇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含三乙醇胺侧基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与性能
来源期刊 硅酸盐通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聚羧酸减水剂 三乙醇胺侧链 水化膜
年,卷(期) 2013,(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快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03-2107
页数 5页 分类号 TQ178
字数 226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3)
共引文献  (75)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27)
二级引证文献  (17)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聚羧酸减水剂
三乙醇胺侧链
水化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硅酸盐通报
月刊
1001-1625
11-5440/TQ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东坝红松园1号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733信箱
80-774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598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5815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