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三焦理论,指导慢性肾炎临床实践,验证“疏利少阳”治法的科学依据。方法:从概念、气化、与肾相关性三个方面概述三焦理论;以三焦理论为依据建立疏利少阳治法,组成肾炎3号方,进行慢性肾炎临床及实验研究,并探讨其作机理。结果:理论探讨认为三焦为一膜状、网络状器官组织、是脏腑功能调节和物质输送的主要通路;三焦具有腐熟水谷、温煦开发和决渎水道的气化功能;三焦与肾密切相关,肾脏有病,当疏利少阳、斡旋三焦。疏利少阳标本兼治法之肾炎3号方,治疗慢性肾炎取得总有效率87%、完全缓解率32%的良好疗效。该方具有减少尿蛋白、血尿,提高血浆蛋白,调节免疫,降血脂,降血压,改善高凝状态等作用。实验研究验证了临床疗效,并证实该方能减轻四种不同病理类型肾炎模型的病理损伤,调节细胞因子网络、抑制和逆转系膜细胞、小管-间质细胞的表型转化,减轻肾小管间质损害,减轻和延缓肾小球硬化的病理进程。结论: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证实以疏利少阳三焦为主治疗慢性肾炎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
推荐文章
远方教授从三焦辨证论治慢性肾炎浅议
慢性肾小球肾炎
三焦
辨证论治
翟惟凯主任医师运用疏泄三焦法治疗慢性肾炎经验
疏泄三焦
慢性肾炎
@翟惟凯
老中医经验
三焦理论及临床研究概况
三焦
实质
功能
综述
《温病条辨》中三焦辨证与"养阴"思想
《温病条辨》
三焦辨证
养阴思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三焦理论与慢性肾炎临床实践
来源期刊 世界中医药 学科
关键词 三焦理论 慢性肾炎 实验研究
年,卷(期) 2013,(9) 所属期刊栏目 慢性肾脏病中医药治疗新进展专题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0-1014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805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7202.2013.09.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文政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 103 1036 17.0 25.0
2 黄建新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 8 48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0)
共引文献  (27)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7)
同被引文献  (92)
二级引证文献  (69)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3(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15)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8(24)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9(3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0)
2020(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三焦理论
慢性肾炎
实验研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世界中医药
半月刊
1673-7202
11-5529/R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小营路19号财富嘉园A座303室
80-596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431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3834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