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高度近视患者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双眼调节聚散及近立体视功能的变化.方法 将34例高度近视患者于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用综合验光仪和随机点立体视图检查双眼调节聚散及近距离立体视功能,双眼调节聚散指标包括调节幅度、正负相对调节(positive and negative relative accommodation,PRA/NRA)、调节滞后、水平隐斜视、调节性集合与调节的比率(accommodative convergence/accomodation,AC/A).结果 LASIK 术后1个月、3个月单眼调节幅度分别为(9.52±1.69)D、(11.53±3.48)D,低于术前(13.14±3.5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05);术后6个月(12.52±3.19)D恢复至术前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PRA分别为(-2.13±1.18)D、(-2.36±1.17)D,与术前(-1.88±1.37)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6个月(-2.82±1.36)D较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RA及调节滞后两项指标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 >0.05);术后不同时间远近距离隐斜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同时间AC/A比率均较术前降低(均为P<0.05).术后不同时间近立体视锐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术后交叉视差锐度及非交叉视差锐度均高于术前(均为P <0.05).结论 LASIK对高度近视患者双眼调节、集合及其相互作用协动参数无明显不良影响,同时可提高高度近视患者近立体视范围.
推荐文章
近视眼LASIK术后立体图形的辨认时间
准分子激光
屈光手术
立体视觉
近视
成人近视性屈光参差LASIK术后双眼单视功能的建立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屈光参差
双眼单视
立体视觉
伴有老视的近视患者LASIK术后眼屈光变化
近视
老视
单眼视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近视眼患者LASIK术后对比敏感度和立体视觉的临床研究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近视
对比敏感度
立体视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度近视LASIK术后双眼调节聚散及近立体视功能的变化
来源期刊 眼科新进展 学科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高度近视 调节
年,卷(期) 2013,(8) 所属期刊栏目 应用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57-760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494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蔡洁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 14 58 4.0 7.0
2 谭少健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 134 531 12.0 15.0
3 赵必诚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 13 28 3.0 4.0
4 邱耀英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 9 31 4.0 5.0
5 何剑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 13 80 6.0 8.0
6 李沁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 4 16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51)
二级引证文献  (16)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高度近视
调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眼科新进展
月刊
1003-5141
41-1105/R
大16开
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医学院
36-42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87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3517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