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天然气工业       
摘要:
八角场构造下侏罗统大安寨段凝析气藏是四川盆地中部地区目前发现的唯一规模较大的凝析气藏,研究其成藏机制对认识整个川中该段的成藏特征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此,根据天然气及原油的碳同位素特征,分析了大安寨段的油气成因;结合地震资料解释成果上断裂的展布以及大安寨段油气的分布特征,指出了八角场构造大安寨段凝析气藏的形成机制,进而探讨了天然气对大安寨段油气富集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该构造靠近断裂的井,其天然气、原油的碳同位素值以及凝析油的轻烃特征异常,明显存在来自下部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天然气的侵入;②断裂的分布及规模控制着下部须家河组天然气混入的规模,大安寨段之所以能形成凝析气藏,在于存在断穿须家河组烃源岩与大安寨段储层的断裂,使须家河组天然气得以大量侵入,从而改变了大安寨段油藏的原始气油比,形成气侵型凝析气藏;③邻近的金华构造断裂规模较小,天然气侵入较少,仅在局部形成高气油比的油气井,而未形成凝析气藏;④天然气是川中大安寨段致密储层中石油运聚的主要动力,影响着低幅度无水致密储层中石油的富集程度及油井的产能.
推荐文章
八角场大安寨油气藏储层评价
八角场油田
大安寨
储层评价
裂缝
资源县八角寨丹霞地貌景观旅游开发
八角寨
丹霞地貌
景观
旅游开发
川东地区下侏罗统大安寨段页岩气(油)成藏条件
四川盆地东部
早侏罗世
大安寨期
页岩气(油)
沉积-地层层序
储集空间
油气藏形成
有利勘探区
川中八角场气田须四段气藏排水采气实践与认识
四川盆地
八角场气田
须四段气藏
致密砂岩气藏
排水采气工艺
柱塞气举
应用效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川中八角场构造大安寨段凝析气藏形成机制再认识
来源期刊 天然气工业 学科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八角场构造 早侏罗世 气侵型凝析气藏 断裂 天然气驱动 石油富集 碳同位素
年,卷(期) 2013,(9) 所属期刊栏目 地质勘探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35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87/j.issn.1000-0976.2013.09.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跃明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37 884 15.0 29.0
2 路俊刚 46 575 14.0 21.0
3 陈世加 77 1030 18.0 27.0
4 王力 15 98 6.0 9.0
5 王刚 6 76 3.0 6.0
6 杨家静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21 258 10.0 16.0
7 唐海评 7 174 6.0 7.0
8 刘超威 7 169 5.0 7.0
9 黄囿林 1 9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73)
共引文献  (596)
参考文献  (2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137)
二级引证文献  (111)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0(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4(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4(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5(2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6(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7(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9(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0(2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11(1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2(10)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2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8(3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5)
2019(3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0)
2020(2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四川盆地
八角场构造
早侏罗世
气侵型凝析气藏
断裂
天然气驱动
石油富集
碳同位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然气工业
月刊
1000-0976
51-1179/TE
大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32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179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