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乳管内乳头状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1 211例不同类型乳管内乳头状病变的年龄分布、乳头溢液与乳房肿块情况、病理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211例患者中,乳头状瘤874例,乳头状瘤病231例,乳头状癌106例;恶性病变患者平均年龄大于良性病变患者(P<0.01),31~50岁为乳头状瘤及乳头状瘤病的高发年龄;16.0%患者有乳腺疾病手术史,乳头状瘤病患者中先后多次手术及同时双侧手术者明显多于乳头状瘤与乳头状癌患者(P<0.05);67.8%患者有不同性质的乳头溢液,乳头状癌患者中溢液病例少于良性病变患者,但血性溢液明显多于良性病变患者(P<0.05);约80%的良性病变术中可见肿块,恶性者术中均可见肿块,乳头状瘤病患者中伴有中-重不典型增生者明显多于乳头状瘤(p<0.05),肿块>1.0 cm时常伴有中-重不典型增生,乳头状癌患者肿块平均最大径(1.93±0.78) cm;导管造影及导管镜检查对良性病变诊断的准确率高于彩色B超和钼靶(P<0.05).结论:不同类型乳管内乳头状病变有一些共同表现,也有各自特征,掌握这些特征有利于临床正确诊断及合理的治疗.
推荐文章
乳管镜在乳管内乳头状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附28例报告)
乳管镜
乳管内乳头状瘤
乳头溢液
手术
乳管内乳头状瘤的X线诊断(附56例分析)
乳头状瘤
导管造影
充盈缺损
乳腺恶性导管内乳头状病变28例临床病理分析
乳腺肿瘤
导管内乳头状癌
临床病理特征
免疫组织化学
超声在乳管内乳头状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乳腺
超声显像
乳头状瘤
乳管病变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乳管内乳头状病变的临床分析:附1211例报告
来源期刊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乳腺疾病 乳头状瘤,管内 癌,乳头状
年,卷(期) 2013,(11) 所属期刊栏目 乳腺肿瘤专题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26-1430
页数 分类号 R737.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3.11.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鹏熙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大乳腺科 28 333 11.0 17.0
2 郭莉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大乳腺科 3 20 2.0 3.0
3 李园园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大乳腺科 1 9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31)
二级引证文献  (27)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乳腺疾病
乳头状瘤,管内
癌,乳头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月刊
1005-6947
43-1213/R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87号
42-121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627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6255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