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团聚体是土壤结构的基本构成单位。在矿物颗粒和有机质等成分参与下,通过土壤微生物以及干湿、冻融交替等自然物理过程协同作用形成不同大小的土壤团聚体。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机制决定着土壤固定和储备有机碳的能力,而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及其有机碳的分布是反映团聚体对有机碳物理保护作用的关键。土壤冻融作用的交替收缩与膨胀可改变团聚体的结构与组成,对土壤结构和水分分布特征具有明显影响,降低土壤团聚体的水稳性。通过影响土壤温度变化速率、通气性以及水分和营养物质的迁移,冻融作用影响微生物量及其活性,冻融过程也加快土壤有机碳和植物残留物矿化分解速率,致使有机碳组分的固定与活化产生分异,进而促进土壤有机碳的迁移转化,冻融初期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会显著增加。受到冻融作用的土壤团聚体中各种形态的有机碳都会不同程度的暴露出来,有机碳在不同结构的团聚体中进行重新分配,影响土壤有机碳源/汇的强度及变化趋势。冻融过程中土壤水分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等养分易于溶出,或通过各种途径包裹在矿物颗粒内或吸附于土壤胶体表面随水迁移而流失。冻融作用初期对土壤有机碳的流失影响较大,但频繁的冻融循环有利于增强团聚体对有机碳的保护作用。
推荐文章
冻融对土壤团聚体特征以及可蚀性K值的影响
冻融作用
水稳性团聚体
分形维数D
可蚀性K值
冻融作用对三江平原湿地土壤活性有机碳及酶活性的影响
冻融循环
活性有机碳
酶活性
三江平原湿地
垦殖对新疆绿洲农田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垦殖
活性有机碳
轻组有机碳
颗粒有机碳
团聚体稳定性
冻融作用对小兴安岭典型湿地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冻融循环
小兴安岭湿地
排水造林
有机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冻融作用对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来源期刊 生态环境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冻融作用 环境效应 团聚体 有机碳
年,卷(期) 2013,(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69-1274
页数 6页 分类号 S152.7|P314.5
字数 607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洋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56 5097 36.0 57.0
2 刘景双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12 6680 46.0 67.0
3 王全英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1 5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33)
共引文献  (876)
参考文献  (4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2)
同被引文献  (289)
二级引证文献  (146)
195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4(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5(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6(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7(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8(33)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9)
19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0(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1(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2(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3(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4(2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5(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6(2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7(2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8(1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9(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4)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33)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8(55)
  • 引证文献(19)
  • 二级引证文献(36)
2019(61)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51)
2020(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冻融作用
环境效应
团聚体
有机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环境学报
月刊
1674-5906
44-1661/X
大16开
广州市天河区天源路808号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46-272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90
总下载数(次)
27
总被引数(次)
1523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