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阐述并综合分析了小儿脾虚易感证的病理机制,穴位的作用机制和按摩的作用机制,提出穴位按摩治疗小儿脾虚易感证确有疗效,且易于使患儿配合,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中医传统疗法.
推荐文章
抚触及穴位按摩对小儿疝气术后疼痛的影响
小儿
疝气
抚触
穴位按摩
疼痛
穴位按揉及腹部按摩对脑卒中后便秘的预防作用
脑血管意外
便秘
穴位按压
腹部按摩
穴位按摩联合中药热敷序贯护理对小儿腹泻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穴位按摩
中药热敷序贯护理
小儿腹泻
免疫功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穴位按摩对小儿脾虚易感证的作用阐述
来源期刊 按摩与康复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小儿脾虚易感证 小儿按摩 机理
年,卷(期) 2013,(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3-54
页数 分类号 R244.1|R725.7
字数 52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林秀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南海妇产儿童医院中医科 8 36 2.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小儿脾虚易感证
小儿按摩
机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按摩与康复医学
半月刊
1008-1879
44-1667/R
大16开
广州市恒福路60号
46-114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881
总下载数(次)
31
总被引数(次)
2607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