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和评价采用偏心型封堵器导管介入治疗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1年8月-12月,6例经无主动脉瓣脱垂的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直径≤7mm)患者(年龄>3岁)在杂交手术室接受介入治疗.造影评估后,建立动静脉轨道,在保留导丝的情况下置入合适型号的国产偏心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并于术后定期随访复查.结果 6例患者缺损直径4~7mm(平均5.3 mm),其中5例成功地接受了导管介入封堵治疗,置入封堵器直径5~9mm(平均6.4 mm).仅l例因封堵器置入后出现主动脉瓣受压影响关闭,即改由外科微创经胸封堵成功.所有患者在随访期内,无栓塞、残余分流、瓣膜功能障碍、房室传导阻滞、死亡等并发症.结论 无主动脉瓣脱垂的干下型室间隔缺损患者接受导管介入封堵治疗是安全、可行的,且短期随访结果良好.
推荐文章
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的护理体会
室间隔缺损
Amplatzer封堵器
护理
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伴膜部瘤44例疗效分析
室间隔缺损
膜部瘤
国产封堵器
经胸超声心动描记术
介入治疗
偏心型封堵器治疗先天性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的探讨
室间隔缺损干下型
心导管术
封堵器
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126例
室间隔缺损
介入封堵
心脏超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应用偏心型封堵器经皮介入治疗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的可行性分析
来源期刊 华西医学 学科
关键词 干下型室间隔缺损 主动脉瓣脱垂 导管介入 封堵器 微创治疗
年,卷(期) 2013,(6)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48-851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507/1002-0179.2013026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石应康 172 1569 19.0 29.0
2 安琪 91 513 12.0 20.0
3 冯沅 54 134 7.0 8.0
4 干昌平 18 78 4.0 8.0
5 邱旭 5 74 1.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干下型室间隔缺损
主动脉瓣脱垂
导管介入
封堵器
微创治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西医学
月刊
1002-0179
51-1356/R
大16开
四川成都武侯区国学巷37号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62-70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053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51697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