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探究多压电换能器并联时的能量输出特性,以标准电路和同步电感电路(SSHI)为基础提出4种多压电换能器并联电路,对4种电路下的输出功率进行理论推导,并探讨激振力之间相位差对并联输出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如果多压电换能器采用先并联后整流的标准/SSHI电路,激振力之间相位差对输出功率有影响,并且最终的并联输出功率由相位差、激振频率及接口电路共同决定.如果多压电换能器采用先整流后并联的标准/SSHI电路,激振力之间相位差对并联输出功率没有影响,输出功率由激振频率和接口电路决定.对比4种接口电路,采用先整流后并联的SSHI接口电,输出功率峰值较高、带宽较宽,在4种电路中综合效果更好.
推荐文章
压电换能器静态匹配电路的研究
压电换能器
有功电阻
匹配电感
压电超声换能器电端匹配电路研究
压电换能器
等效电路
调谐匹配
压电换能器装配控制技术研究
压电换能器
计算机控制
恒扭矩
抗干扰
夹心式压电换能器压电片端面应力分析与结构优化
夹心式压电换能器
应力分布
后盖板
垫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多个压电换能器的接口电路
来源期刊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压电换能器 标准电路 SSHI电路 并联 相位差
年,卷(期) 2013,(11) 所属期刊栏目 电气工程、电信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38-2045
页数 8页 分类号 TK0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85/j.issn.1008-973X.2013.11.02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褚金奎 119 1260 20.0 30.0
2 韩冰峰 6 84 3.0 6.0
3 霍新新 2 4 1.0 2.0
4 姚斐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8)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压电换能器
标准电路
SSHI电路
并联
相位差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月刊
1008-973X
33-1245/T
大16开
杭州市浙大路38号
32-40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865
总下载数(次)
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