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在五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典型地段设立样地,以植物群落样地调查数据为基础,计算不同层次的多样性指数,运用广义可加模型分析各物种多样性的海拔格局.结果表明:乔木层的胸高截面积沿海拔呈显著递增趋势(P<0.05);α多样性,乔木层丰富度指数、香浓维纳指数、均匀度指数都呈显著的单峰分布格局(P<0.01),灌木层丰富度指数、香浓维纳指数大体呈以中高海拔1507m为峰值的偏峰分布格局,均匀度指数大体呈显著递增趋势(P<0.05),草本层丰富度指数、香浓维纳指数较低海拔下随海拔升高递减,较高海拔下变化不大,均匀度指数大体呈递增趋势;β多样性大体呈“~”型变化;γ多样性,大体呈单峰分布格局.沿海拔梯度升高,水热组合发生变化,地带性植被以及群落内的建群种和优势种都发生了变化.
推荐文章
五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研究与发展对策
五鹿山自然保护区
褐马鸡
白皮松
辽东栎林
生物多样性
可持续发展
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甜槠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甜槠群落
植物区系
物种多样性
贵州省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蝙蝠物种多样性
翼手类
佛顶山
物种多样性
自然保护区
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外相机鸟兽监测
红外相机技术
鸟兽多样性
分布特征
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贵州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五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海拔格局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五鹿山自然保护区 植物多样性 广义可加模型 海拔格局 多样性指数
年,卷(期) 2013,(8) 所属期刊栏目 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52-2462
页数 11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5846/stxb20120818116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苗艳明 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47 282 10.0 15.0
2 毕润成 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82 1562 24.0 31.0
3 闫明 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62 480 13.0 19.0
4 张钦弟 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72 667 16.0 23.0
5 张直峰 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7 390 8.0 19.0
6 何艳华 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5 64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40)
共引文献  (682)
参考文献  (3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7)
同被引文献  (291)
二级引证文献  (188)
192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5(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6(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7(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8(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0(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1(2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2(4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8)
2003(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04(33)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5(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6(2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7(2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8(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2)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22)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7(3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3)
2018(65)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57)
2019(61)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54)
2020(2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五鹿山自然保护区
植物多样性
广义可加模型
海拔格局
多样性指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