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实时超声监控下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消融治疗子宫大肌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32例肌瘤最大径>10 cm的子宫肌瘤患者接受HIFU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天行彩超及增强磁共振(MRI)检查;治疗后1、3、6个月行彩超或MRI随访.分析治疗中、治疗后所有副反应.结果 术前MRI显示子宫肌瘤平均最大直径为(11.7±1.9) cm,子宫肌瘤平均体积为(572.1±421.7) cm3;术中团块状灰度出现率为100%,团块状灰度出现时间为(105±244)s;术后增强MRI显示子宫肌瘤平均消融率分别为(82.6±14.1)%.HIFU治疗后1、3、6个月子宫肌瘤缩小率分别为(32.1±22.0)%、(44.1±21.9)%和(55.5±19.2)%.术中18 (56.3%)例患者诉骶尾部疼痛;1 9(59.4%)例患者诉治疗区疼痛;14 (43.8%)例患者诉皮肤烫感.术后无特殊不适.结论 超声引导的高强度聚焦超声能安全、有效地治疗子宫大肌瘤患者.
推荐文章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临床研究
宫腔镜电切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
子宫粘膜下肌瘤
临床疗效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的超声图像研究
高强度聚焦超声
子宫肌瘤
超声图像
超声造影评价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的价值
高强度聚焦超声
彩色多普勒超声
超声造影
子宫肌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子宫大肌瘤的初步临床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 子宫大肌瘤 副反应
年,卷(期) 2013,(1) 所属期刊栏目 超声治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9-81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243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佳 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妇产科 28 245 10.0 14.0
2 邓勇斌 重庆海扶医院妇科 3 26 2.0 3.0
3 熊郁 重庆海扶医院妇科 4 70 3.0 4.0
4 何敏 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妇产科 2 43 2.0 2.0
5 黎克全 2 35 2.0 2.0
6 毛世华 重庆市三峡中心医院妇产科 2 28 2.0 2.0
7 王健 重庆市三峡中心医院妇产科 1 1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107)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66)
二级引证文献  (109)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9)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2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6(2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7(2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8(2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9(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强度聚焦超声
子宫大肌瘤
副反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月刊
1002-0101
11-2110/R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大钟寺东路太阳园小区8号楼909室
82-151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279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745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