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CO2注入油气藏、煤层等地质体既有助于油气采收,也可以成为处理CO2的重要方法.计算CO2的储存量,可以根据其在地质体中的不同存在相态分别计算,这样既能确定地质体总的存储能力,也可以确定各存储机制的贡献.根据相态的不同把CO2在煤层中的储存量分成吸附、游离和溶解3部分计算,并考虑了压力上升引起的孔隙膨胀、存储空间增加.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注入压力的上升,吸附量、气态量、溶解量和膨胀增量都在增加.气态量、溶解量和膨胀增量所占百分数也在增加,吸附量能占到总量的90%左右.
推荐文章
利用CO2-ECBM技术在沁水盆地开采煤层气和埋藏CO2的潜力
沁水盆地
CO2-ECBM
温室气体
煤层气
采收率
CO2CH4置换比
深部盐水层CO2埋藏量计算方法研究与评价
深部盐水层
CO2埋存
埋存机理
埋存量
计算方法
CO2驱煤层气中煤层膨胀对套管稳定性的影响
CO2驱煤层气
吸附
膨胀
套管稳定性
低温下小分子量烃类混合物中CO2饱和浓度的计算
低温
分子量
烃类组分
二氧化碳
饱和浓度
相平衡
对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煤层中埋藏CO2量的计算方法
来源期刊 煤矿安全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CO2深埋 煤层气藏 吸附相 溶解相 膨胀增量
年,卷(期) 2013,(5) 所属期刊栏目 试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29
页数 分类号 TD712+.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俊杰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8 11 2.0 2.0
2 康志宏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17 82 5.0 8.0
3 戎意民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2 19 1.0 2.0
4 孟苗苗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3 5 1.0 2.0
5 潘冬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
共引文献  (49)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CO2深埋
煤层气藏
吸附相
溶解相
膨胀增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煤矿安全
月刊
1003-496X
21-1232/TD
大16开
辽宁省抚顺市经济开发区滨河路11号
197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289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5739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