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首先研究了微型电磁发电微电源输出能量理论分析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得到感应线圈匝数及导线横截面半径的最优尺寸。然后利用AnsoftMaxwell软件建立了微电源结构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分析计算得到不同方向上电磁感应强度B的变化规律以及永磁体振子与感应线圈在不同相对位置下所产生感应电动势的变化曲线。仿真分析结果同时表明:当永磁体振子与感应线圈相对距离为1.25mm时,线圈产生最大感应电动势2.65mV,最大输出功率为0.6626滋W,本文的建模与仿真分析过程将为电磁发电微电源结构的整体结构设计和制作提供依据。
推荐文章
井下电磁换能器结构设计与COMSOL有限元仿真
电磁换能器
结构设计
有限元仿真
增产
几何建模
仿真分析
轨道炮消弧器结构设计及电磁特性分析
消弧器
分流方式
有限元
电磁特性
螺旋集料装置的结构设计与仿真分析
大豆
螺旋集料
离散元
质量流量
结构设计
仿真分析
节能建筑围护结构设计与仿真应用的探讨
节能建筑
围护设计
仿真应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电磁发电微电源结构设计与输出电能的动态仿真分析*
来源期刊 传感技术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电磁发电微电源 结构优化 动态仿真 输出特性
年,卷(期) 2013,(8) 所属期刊栏目 物理类传感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88-1091
页数 4页 分类号 TM38
字数 274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1699.2013.08.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刚 山东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82 855 15.0 27.0
2 杜小振 山东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26 62 5.0 6.0
3 卞丰 山东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2 1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24)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电磁发电微电源
结构优化
动态仿真
输出特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传感技术学报
月刊
1004-1699
32-1322/TN
大16开
南京市四牌楼2号东南大学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772
总下载数(次)
23
总被引数(次)
655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