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建立小鼠病毒性肝炎的湿热证模型,为中药应用于湿热证治疗提供模型基础.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单纯湿热组、病毒组、模型组.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小鼠肝脏病毒含量.对各组小鼠进行症状、肝功能、肝脏病理学改变等方面比较.结果 病毒组、模型组小鼠的肝功能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害.2 组肝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病理改变,以模型组病变更严重.用RT-PCR检测造模后血清病毒滴度,病毒组、模型组无明显差异,病毒含量2.9×10~5.5×104拷贝数/mL.结论 初步构建小鼠病毒感染的湿热证模型,该模型的发病条件、病变程度及主要症状、体征均近似于中医湿热证特征,操作简单,重复性好,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推荐文章
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治
鸭病毒性肝炎
流行特点
病理特征
预防措施
住院病毒性肝炎病人压力源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病毒性肝炎
住院病人
压力源
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治
病毒性肝炎
诊断
治疗
鸭病毒性肝炎防治技术
病毒性肝炎
症状
防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复合因素对小鼠病毒性肝炎湿热证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肝炎病毒 动物模型 湿热证 小鼠
年,卷(期) 2013,(6)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34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85.5
字数 398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林培政 55 574 12.0 22.0
2 刘叶 32 162 8.0 10.0
3 李华峰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8)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肝炎病毒
动物模型
湿热证
小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月刊
1005-5304
11-3519/R
大16开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82-670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04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9401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