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该地区黄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地形破碎,沟壑纵横,植被稀少,且暴雨集中、强度大,是粗泥沙来源的集中区域,也是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退耕还林工程,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宏伟措施,它在治理黄河流域含沙量的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研究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与黄河河流年均含沙量、径流量、输沙量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变化,能够表征退耕还林对黄河水沙的影响.其主要表现在:随着退耕还林面积的增大,黄河中游段年均含沙量在逐步减少,年均径流量保持着较低的增长水平,年均输沙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该现象充分说明:退耕还林工程有效治理了水土流失,也再一次充分证明,黄土高原地区是黄河中游泥沙的主要来源.
推荐文章
黄河中游输沙与减沙的时空分异特征
黄河中游
退耕还林
输沙量
减沙幅度
黄河中游极端降雨对输沙量影响的时序分析
时间序列
输沙量
极端降雨
河口镇—潼关区间
黄河中游
贵州退耕还林以来土壤侵蚀的时空变化及与降水关系
土壤侵蚀
变差系数
输沙模数
含沙量
降水量
贵州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退耕还林对黄河中游河流含沙量和输沙量的影响
来源期刊 陕西水利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退耕还林 黄河水沙特征 土壤侵蚀
年,卷(期) 2013,(4) 所属期刊栏目 科技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7-129
页数 3页 分类号 S157.2
字数 419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2)
共引文献  (35)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退耕还林
黄河水沙特征
土壤侵蚀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陕西水利
月刊
1673-9000
61-1109/TV
大16开
陕西省西安市尚德路150号
193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441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792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