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综合利用造纸黑液,分别采用H2SO4溶液和H3PO4溶液从黑液中沉淀粗木质素,并分别用苯-乙醇溶液和丙酮溶液对其抽提纯化.考察了采用不同酸沉淀及溶剂抽提对木质素得率的影响,并对黑液木质素进行了元素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13C NMR以及1HNMR等结构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不同酸沉淀及溶剂抽提得到的木质素结构相差不大,采用H2SO4沉淀及苯-乙醇抽提方法制备的苯-乙醇木质素得率最高;黑液木质素含有较多的愈创木酚-紫丁香酚单元结构,呈现明显的硬木木质素特征;在苯-乙醇木质素与丙酮木质素中,苯丙烷结构单元经验式分别为C9H12.61O1.1(OCH3)1.43和C9H13.33 O2.10(OCH3)1.38,每个C9单元中的β—O—4键仅为0.28和0.27个,β—β键仅为0.15和0.11个;黑液木质素中羟基和羧基数量较磨木木质素丰富.黑液木质素具备多种活性官能团,表现出与磨木木质素不同的结构特征,应用前景广阔.
推荐文章
白腐菌降解造纸黑液中木质素的研究
白腐菌
降解
木质素
影响因素
蔗渣碱法造纸黑液回收木质素的结构及其燃烧特性
生物质
造纸黑液
木质素
燃烧特性
显微结构
红松木烧碱法制浆黑液中木质素对污染负荷影响*
黑液
有机污染物
木质素
污染负荷
木质素含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造纸黑液中木质素的分离与结构表征
来源期刊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黑液 木质素 分离 结构
年,卷(期) 2013,(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0-124
页数 5页 分类号 O636.2|TK6
字数 523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0505.2013.01.02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肖睿 东南大学能源热转换及其过程测控教育部重点试验室 94 1041 18.0 28.0
2 张会岩 东南大学能源热转换及其过程测控教育部重点试验室 16 139 7.0 11.0
3 沈德魁 东南大学能源热转换及其过程测控教育部重点试验室 25 91 5.0 9.0
5 胡珺 东南大学能源热转换及其过程测控教育部重点试验室 4 35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33)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0)
同被引文献  (60)
二级引证文献  (19)
197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7)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0)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10)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黑液
木质素
分离
结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001-0505
32-1178/N
大16开
南京四牌楼2号
28-15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216
总下载数(次)
1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