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实现吸附于植物叶片表面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的现场原位测定,是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之一.本实验利用激光诱导纳秒时间分辨荧光(Laser-induced nanosecond time-resolved fluorescence,LITRF)系统,建立了原位测定吸附于秋茄(Kandelia obovata,Ko)、木榄(Bruguiera gymnorhiza,Bg)和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Ac)3种红树叶片表面菲(Phenanthrene,Phe)的新方法.本方法测定吸附于Ko、Bg和Ac叶片表面Phe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1400 ng/spot,1~ 1000 ng/spot和4~ 2000 ng/spot,检测限分别为0.20,0.14和0.42 ng/spot,加标回收率为89.6%~ 108.1%,78.2% ~ 92.4%和93.2% ~ 112.9%,且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6.0%(n=9).将方法用于实验室暴露样品的原位测定,并与光纤荧光法对比,其灵敏度、线性范围改善显著,更有利于实现植物叶片上PAHs的现场原位测定.
推荐文章
激光诱导纳秒时间分辨荧光技术原位检测环境中多环芳烃的应用及展望
激光诱导纳秒时间分辨荧光系统
多环芳烃
原位
应用
展望
基于激光诱导荧光法的空泡份额测量
空泡份额
测量技术
激光诱导荧光法
两相流
光纤荧光法对吸附于红树叶片表面上荧蒽的测定
荧光
光纤
荧蒽
吸附
红树叶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激光诱导纳秒时间分辨荧光法原位测定吸附于红树叶片表面的菲
来源期刊 分析化学 学科
关键词 激光诱导纳秒时间分辨荧光 原位 红树叶片
年,卷(期) 2013,(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65-1469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373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24/SP.J.1096.2013.303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亚先 厦门大学化学系 91 463 12.0 19.0
2 张勇 厦门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71 569 14.0 21.0
6 杨亚男 厦门大学化学系 3 8 2.0 2.0
7 孙海峰 厦门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3 6 1.0 2.0
8 吴芳 厦门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0 144 5.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激光诱导纳秒时间分辨荧光
原位
红树叶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分析化学
月刊
0253-3820
22-1125/O6
大16开
长春人民大街5625号
12-6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636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112365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