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筛选吴茱萸提取物中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的最佳透皮促渗剂及浓度.方法 以裸鼠腹部皮肤为实验屏障,用改良Franz扩散池法建立离体经皮吸收试验方法,收集吴茱萸提取物的透皮接受液,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的透皮速率.结果 3种促渗剂质量分数3%时对吴茱萸碱与吴茱萸次碱的促渗效果依次为油酸>氮酮>1,2-丙二醇,油酸不同用量下促渗效果依次为7%油酸>5%油酸>3%油酸.结论 以7%的油酸作为促渗剂时可以较好的促进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经皮吸收.
推荐文章
不同生物碱透皮吸收促进剂对芍药苷透皮吸收的影响
芍药苷
透皮吸收促进剂
吴茱萸总生物碱
芥子碱硫氰酸盐
盐酸小檗碱
小鼠
3种生物碱透皮促进剂对阿魏酸体外经皮渗透的影响
阿魏酸
经皮渗透
促进剂
吴茱萸总生物碱
芥子碱硫氰酸盐
盐酸小檗碱
均匀设计法筛选蟾酥贴剂的透皮吸收促进剂
蟾酥
均匀设计
氮酮
丙二醇
油酸
复合型透皮吸收促进剂对黄芩苷透皮吸收的影响
黄芩苷
透皮吸收促进剂
均匀设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吴茱萸提取物的透皮吸收促进剂的筛选
来源期刊 中成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吴茱萸提取物 吴茱萸碱 吴茱萸次碱 透皮吸收 高效液相色谱
年,卷(期) 2013,(6) 所属期刊栏目 制剂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84-1187
页数 4页 分类号 R944
字数 323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1528.2013.06.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唐洪梅 159 1060 16.0 27.0
2 李得堂 57 407 12.0 18.0
3 何嘉仑 18 203 8.0 14.0
4 丘振文 119 479 11.0 18.0
5 涂星 25 194 9.0 1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49)
二级引证文献  (7)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吴茱萸提取物
吴茱萸碱
吴茱萸次碱
透皮吸收
高效液相色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成药
月刊
1001-1528
31-1368/R
大16开
上海市黄浦区福州路(近江西中路)107号206室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67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511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