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调查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伤残接受度与自尊及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 运用伤残接受度量表、自尊量表、医学应对问卷对124例结肠造口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伤残接受度总分为(82.10 +8.86)分,总体处于中等接受水平;伤残接受度与自尊、面对呈正相关;与屈服和回避呈负相关(P<0.01或P<0.05).结论 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伤残接受度有待提高,护理人员应针对自尊水平和应对方式探索有效的心理干预模式,提高造口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推荐文章
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伤残接受度与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永久性结肠造口
伤残接受度
社会支持
应对方式
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心理弹性、认知情绪调节与伤残接受度的关系研究
永久性肠造口
伤残接受度
心理弹性
认知情绪调节
压力应对
中介作用
相关
永久性肠造口病人自我效能、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的相关研究
永久性肠造口
应对方式
自我效能
生活质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伤残接受度与自尊及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期刊 护理管理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结肠造口 伤残接受度 自尊 应对方式
年,卷(期) 2013,(4) 所属期刊栏目 调查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3-244
页数 2页 分类号 R473.73|R471
字数 234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庆杰 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护理学院 73 678 16.0 22.0
2 邹继华 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护理学院 30 389 11.0 19.0
3 钱涵 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护理学院 6 292 6.0 6.0
4 杨林 大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系 3 41 2.0 3.0
5 沈霞 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护理学院 6 138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5)
共引文献  (685)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7)
同被引文献  (171)
二级引证文献  (277)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4)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34)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17(3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2)
2018(115)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09)
2019(5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51)
2020(5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5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结肠造口
伤残接受度
自尊
应对方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护理管理杂志
月刊
1671-315X
11-4716/C
大16开
北京市东城区南门仓5号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516
总下载数(次)
1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