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河南科学       
摘要:
为了解滇西永平盆地上新世时期的古气候特征及沉积环境特征,开展了对永平盆地上新世三营组沉积物的沉积相、植物化石、孢粉和介形虫等方面的研究工作。通过对植物化石和孢粉研究可知:高山栎组植物占绝对优势,为优势种,同时采用共存因子分析法定量恢复了永平盆地上新世古气候,其古气候特征总体为凉爽湿润。对三营组沉积物沉积特征和介形虫分析研究显示,三营组沉积相在纵向上变化明显,早期河流三角洲相广泛发育,沉积晚期以湖(沼)相为主。沉积物中介形虫主要生活在上新世时期,其生长环境主要为比较清洁、安静的湖泊水中。
推荐文章
西藏阿里札达盆地上新世-早更新世的古植被、古环境与古气候演化
西藏札达
上新世-早更新世
孢粉记录
古生物
古环境与古气候
柴达木盆地上新世晚期以来古气候演变的孢粉环境指标重建
柴达木盆地
蒿藜比值(A/C)
新近纪
古气候重建
柴达木盆地上新世狮子沟期古气候演化与层序地层
地球化学
古气候演化
层序地层
狮子沟组
上新统
柴达木盆地
滇西南博尚盆地矿床沉积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
滇西南
博尚盆地
新生代
矿床沉积特征
沉积环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滇西永平盆地上新世古气候特征及其沉积环境
来源期刊 河南科学 学科
关键词 古气候 沉积环境 上新世 永平盆地
年,卷(期) 2013,(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52-656
页数 5页 分类号 P542+.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世涛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 99 418 11.0 16.0
2 马宏杰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 4 10 2.0 3.0
3 张磊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 48 292 7.0 16.0
4 田超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 3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7)
共引文献  (45)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古气候
沉积环境
上新世
永平盆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南科学
月刊
1004-3918
41-1084/N
大16开
1982-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317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631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