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建立填埋场抽气竖井周边气体轴对称稳态运移模型,分析了单层和分层垃圾体中气压力分布,并提出“降压百分比”的概念用于判定抽气影响范围,研究了垃圾产气率、气体渗透率、覆盖层厚度、覆盖层气体渗透率、抽气井深度和抽气负压对抽气影响范围和抽气量的影响,获得了竖井深度和井间距的确定方法.分析结果表明,抽气井的降压作用明显,抽气井深度和抽气负压越大,则抽气影响范围和抽气量越大.覆盖层厚度增加或其渗透率降低有助于扩大抽气影响范围和提高抽气量.抽气影响范围随气体渗透率的增加而增大,但随垃圾产气率的增加而减少;抽气量则随气体渗透率和产气率的增大而增加.抽气井深度是控制抽气影响范围的关键参数,建议竖井深度取垃圾填埋厚度的65%~75%,井间距取1.5~2.5倍竖井深度.
推荐文章
竖井抽水下垃圾填埋场渗滤液运移规律研究
填埋场
竖井
渗滤液运移
优先流
各向异性
高密度电法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运移规律分析与模拟
垃圾填埋场
渗滤液
运移规律
计算流体力学
数值模拟
分层填埋场竖井及水平井联合抽气
分层填埋场
竖井
水平井
排气层
土工膜
回灌条件下生物反应器填埋场液气耦合运移规律
填埋场
渗滤液回灌
填埋气收集
液气运移规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垃圾填埋场抽气竖井周边气体运移规律研究
来源期刊 环境科学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抽气竖井 轴对称运移模型 产气率 气体渗透率 降压百分比 抽气影响范围
年,卷(期) 2013,(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06-1313
页数 分类号 X70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云敏 浙江大学软弱土与环境土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78 9226 51.0 75.0
2 詹良通 浙江大学软弱土与环境土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87 1428 21.0 36.0
3 魏海云 浙江大学软弱土与环境土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8 27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
共引文献  (26)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9(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抽气竖井
轴对称运移模型
产气率
气体渗透率
降压百分比
抽气影响范围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环境科学学报
月刊
0253-2468
11-1843/X
大16开
北京2871信箱
82-625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260
总下载数(次)
30
总被引数(次)
18177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