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揭示柴北缘航垭地区的聚煤规律,利用岩心资料对其沉积相、层序地层及聚煤作用进行研究:共识别出5种岩石类型、17种岩相类型,及识别出的河流沉积体系、三角洲沉积体系、湖泊沉积体系,并以区域不整合面、河流下切谷砂岩底面为界面,将石门沟组划分为2个3级层序,分别对应石门沟组下段和石门沟组上段.研究表明:该区煤层形成于湖侵过程中上三角洲平原泛滥盆地和下三角洲平原分流间湾沼泽,在盆地边缘河流—三角洲平原,厚煤层(G2煤)靠近最大湖泛面发育,中厚煤层(G3煤)形成于湖侵体系域的中期;在盆地内部,煤层(G1煤较薄)常靠近初始湖泛面发育.
推荐文章
柴北缘鱼卡地区侏罗纪含煤地层层序地层学研究
鱼卡地区
侏罗系
含煤地层
层序地层学
柴达木盆地北缘
柴北缘大煤沟矿区侏罗纪煤系层序地层及其煤岩变化特征
柴北缘
侏罗系
层序地层学
煤岩特征
近海含煤岩系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含煤岩系
层序地层
成煤模式
可容纳空间
陕北神木地区早、中侏罗世含煤岩系层序地层特征
神木地区
侏罗纪
层序地层
盆地充填
地层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柴北缘航垭地区侏罗纪含煤岩系层序地层研究
来源期刊 煤炭科学技术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湖侵体系域 含煤岩系 层序地层 石门沟组 聚煤作用
年,卷(期) 2013,(7) 所属期刊栏目 全国煤炭资源潜力评价专题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23
页数 分类号 P618.1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4)
共引文献  (189)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136)
二级引证文献  (39)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3(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1)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20(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湖侵体系域
含煤岩系
层序地层
石门沟组
聚煤作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煤炭科学技术
月刊
0253-2336
11-2402/TD
大16开
北京和平里青年沟路5号
80-337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011
总下载数(次)
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