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岩土力学       
摘要:
传统的入渗模型未考虑坡角和降雨强度对滑坡入渗过程的影响,为了更好地描述黄土坡滑坡降雨入渗过程,在Green-Ampt 入渗模型的基础上推导了考虑坡体倾角和小降雨强度影响的降雨入渗模型。为了获取改进的入渗模型参数,在黄土坡滑坡1#崩滑体上进行了双环渗透试验与降雨、土的含水率和基质吸力现场监测。结果表明,黄土坡滑坡1#崩滑体饱和渗透系数为4.81×10-5 m/s;降雨时体积含水率增加,降雨停止后体积含水率降低,深部表现出一定的滞后特性;基质吸力变化趋势与体积含水率相反,降雨使其减小,降雨停止后逐渐增大。通过双环渗透试验与现场监测,获取了黄土坡滑坡降雨入渗模型参数值。将入渗模型计算值与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对比,该模型计算值与现场监测数据吻合,说明该降雨入渗模型可用于黄土坡滑坡降雨入渗分析。
推荐文章
三峡库区黄土坡滑坡浸润线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浸润线
监测
水位涨落
黄土坡滑坡
三峡库区黄土坡滑坡非饱和水力参数研究
黄土坡滑坡
双环渗透试验
实时监测
土-水特征曲线
渗透系数函数
三峡库区黄土坡滑坡滑带工程地质特征研究
滑带土
矿物成分
微观结构
物理力学特征
饱水软化
三峡库区黄土坡滑坡浸润线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浸润线
监测
水位涨落
黄土坡滑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三峡库区黄土坡滑坡降雨入渗模型研究
来源期刊 岩土力学 学科
关键词 黄土坡滑坡 降雨 改进的入渗模型 体积含水率 基质吸力
年,卷(期) 2013,(12) 所属期刊栏目 岩土工程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27-3533,3548
页数 8页 分类号 TU4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许强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315 6378 40.0 68.0
2 简文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育部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研究中心 35 845 18.0 2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86)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2)
同被引文献  (192)
二级引证文献  (132)
197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9)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8)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7(34)
  • 引证文献(15)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8(44)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35)
2019(60)
  • 引证文献(11)
  • 二级引证文献(49)
2020(1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土坡滑坡
降雨
改进的入渗模型
体积含水率
基质吸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岩土力学
月刊
1000-7598
42-1199/O3
大16开
1979-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045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506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