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摘要:
根据实验室高通量测序所得核转录因子κB( NF-κB) NF-κB1、 NF-κB2和I-κBα部分序列,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虹彩病毒( Rana grylio virus,RGV)胁迫下NF-κB1、NF-κB2以及I-κBαmRNA在东北林蛙( Rana dybowskii)肝脏、脾脏、皮肤中的差异表达,并对表达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在东北林蛙不同组织中,NF-κB1和NF-κB2的表达水平有差异,NF-κB1表达量约是NF-κB2的2倍,且皮肤和脾脏中的表达量远高于肝脏。在虹彩病毒刺激初,2个基因在3个组织中表达量立即下调,受刺激0.5 h后2个亚基在3个组织中都有上调趋势;肝脏和皮肤中,在刺激后2 h(在肝脏中)和4 h(在皮肤中)快速上调至峰值;在脾脏中,2亚基上调趋势缓慢,分别在16 h(NF-κB2)和24 h(NF-κB1)达到峰值;2亚基表达至峰值后开始下调,并在8 h(在肝脏中)和12 h(在皮肤中)下调至初始水平,在脾脏中2亚基72 h以后才达到初始水平。 I-κBα在受刺激初期也立即下调而后上调,上调至峰值的时间点与NF-κB基本相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各实验组基因表达量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推荐文章
黑龙江省海林地区东北林蛙虹彩病毒发生风险评估
东北林蛙
虹彩病毒
风险评估
AHP-模糊综合评价
胡黄连苷Ⅱ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NF-κB和I-κB的干预作用
胡黄连苷Ⅱ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核转录因子-κB
NF-κB抑制因子
细胞凋亡
ELISA
大鼠
蛙虹彩病毒巢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蛙虹彩病毒
中华鳖虹彩病毒
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
虎纹蛙虹彩病毒
巢式PCR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虹彩病毒胁迫下东北林蛙 NF-κB和 I-κB的差异表达
来源期刊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学科
关键词 东北林蛙 虹彩病毒 NF-кB I-κB 荧光定量PCR
年,卷(期) 2013,(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8-111
页数 4页 分类号 Q7|R392.1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肖向红 63 281 9.0 13.0
2 张晶钰 25 62 5.0 7.0
3 柴龙会 42 152 7.0 10.0
4 牛曙东 2 7 2.0 2.0
5 周旋 4 5 2.0 2.0
6 吕晨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东北林蛙
虹彩病毒
NF-кB
I-κB
荧光定量PCR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月刊
1000-5382
23-1268/S
大16开
1957-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235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680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