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电池电动势测定方法,从温度和EDTA的浓度探究了Fe3+/Fe2+-EDTA体系及Cu2+/Cu+-EDTA体系的电极电势-pH关系图.结果表明,在Fe-EDTA体系中,随着温度的升高,电极电势和pH平台范围均呈现下降趋势;EDTA浓度为0.12 mol· L-1时平台区范围最大.在Cu-EDTA体系中,随着温度升高,体系的pH平台范围逐渐减小甚至消失,各温度间的电极电势差别增大;EDTA浓度为0.2 mol·L-1实验结果较好.金属离子与EDTA形成的络离子的分布pH范围与文献基本一致.
推荐文章
微波-过氧化氢工艺处理含Cu-EDTA废水
微波-过氧化氢
Cu-EDTA
氧化
废水
芬顿
污染
铝铁电极联用电絮凝法处理Cu-EDTA络合废水
电絮凝
EDTA
Cu
电极组合
去除机制
FeⅡ(EDTA)溶液吸收NO的工艺参数影响
FeⅡ(EDTA)
络合吸收
氮氧化物
烟气脱氮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Fe/Cu-EDTA络合电极电势的影响因素及探索
来源期刊 实验室科学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电势-pH图 EDTA络合电势 温度
年,卷(期) 2013,(1)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3
页数 3页 分类号 O551.1
字数 294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4305.2013.01.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新红 盐城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14 20 3.0 3.0
2 戴兢陶 盐城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15 21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电势-pH图
EDTA络合电势
温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验室科学
双月刊
1672-4305
12-1352/N
大16开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4号南开大学设备处内《实验室科学》杂志社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840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286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