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凝血真空采血管和标本放置温度或时间对常规凝血4项检验的影响.方法 选择20名健康体检者,选择3种商品化的凝血真空采血管每人随机采集三管标本,及时低温离心分离血浆和检测.BD组凝血真空采血管检测结果分别与另两组检测结果作配对比较;将BD组血浆分装于冰箱和室温下保存,在2 h、4 h、8 h后上机检测,所得结果与即时检测结果作配对比较.结果①国产A组的PT、APTT 、FIB 、TT结果与BD组结果无差异P>0.05,国产B组的PT、APTT 、FIB 结果与BD组无差异P>0.05,国产B组的TT结果低于BD组结果P<0.05.②冰箱保存血浆8 h后APTT和TT的检测结果高于即时检测结果(P<0.05);室温保存血浆4 h后TT的检测结果高于即时检测结果(P<0.05),8 h后PT、APTT的检测结果高于即时检测结果(P<0.05);冰箱和室温保存后的FIB检测结果与即时检测结果差异(P>0.05).结论 ①由于凝血真空采血管厂家不同,质量有差异,对检测结果会产生影响,建议根据医院特点和要求,选择适合的凝血真空采血管;②凝血标本采集后应控制在2 h内完成检测,建议不超过4 h,应制定实验室凝血检测影响临床决策的界限.
推荐文章
凝血真空采血管及标本放置温度、时间对凝血检验的影响
凝血检验
真空采集血管
放置时间
放置温度
不同凝血真空采血管及标本放置温度、时间对凝血检验的影响分析
凝血真空采血管
标本放置温度
时间
凝血检验
探讨凝血真空采血管及标本放置温度、时间对凝血检验的影响
凝血检验
真空采集血管
放置时间
放置温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凝血真空采血管及标本放置温度、时间对凝血检验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实验诊断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凝血真空采血管 放置时间 温度 凝血4项
年,卷(期) 2013,(8)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48-1450
页数 3页 分类号 R446
字数 157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炼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检验科 7 25 2.0 5.0
2 沈伟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检验科 13 38 3.0 5.0
3 罗德幸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检验科 6 41 3.0 6.0
4 向玉林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检验科 1 16 1.0 1.0
5 吴明蓉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检验科 1 1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47)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51)
二级引证文献  (3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8(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凝血真空采血管
放置时间
温度
凝血4项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实验诊断学
月刊
1007-4287
22-1257/R
大16开
长春市仙台大街126号
12-172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140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652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