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DCM模式运行的交错反激微型并网逆变器,提出了一种新的MPPT和并网电流控制策略.首先根据并网电流与占空比的表达式,给出主开关管占空比调制指令,并提出一种双频率并网控制策略;其次根据已有光伏电池模型,在Matlab上模拟了光伏电池随输出电流交化时的V-I、P-I特性曲线,根据扰动观测法设计了基于并网电流扰动的MPPT算法,将MPPT输出作为并网电流幅值给定,同时实现MPPT和并网电流控制功能;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上对额定功率280W、最大功率点电压35.28V、最大功率点电流7.94A、并网电压220V的交错反激微逆变器光伏并网系统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够实现MPPT和并网电流控制的功能,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和动、静态响应特性,MPPT迅速准确,并网电流波形质量良好.
推荐文章
一种新型并网逆变器的控制策略研究
双BUCK
正弦环宽
滞环控制
并网
一种新型交错串并联软开关逆变器
交错控制
并联逆变器
LC滤波
软开关
纹波
基于准比例谐振的反激式微逆变器并网研究
反激式微逆变器
准比例谐振
电流环补偿器
一种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数字化同步控制方法
光伏并网逆变器
数字化同步控制
DSP
电流跟踪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种新型的交错反激微逆变器MPPT和并网控制策略
来源期刊 太阳能 学科
关键词 交流模块式光伏发电 交错反激微逆变器 MPPT 并网控制
年,卷(期) 2013,(3)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产品与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43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382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石新春 华北电力大学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111 1901 24.0 39.0
2 王丹 华北电力大学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27 225 7.0 14.0
3 孙玉巍 华北电力大学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16 74 6.0 8.0
4 黄天富 华北电力大学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6 55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418)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交流模块式光伏发电
交错反激微逆变器
MPPT
并网控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太阳能
月刊
1003-0417
11-1660/TK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3号
2-164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13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1550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