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微针联合不同种类硬化剂对浅表血管性病变作用的特点.方法 选择1.5~2.0kg雄性莱航鸡30只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3组:A组微针+聚桂醇,B组微针+无水乙醇,以及C组正常鸡冠,每组均为10只.分别在微针联合硬化剂干预鸡冠后第7、14、21、28天切取鸡冠组织,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分别计算毛细血管数目及Ⅰ型、Ⅲ型胶原纤维面积.结果 肉眼观察:鸡冠组织颜色随时间的推移而变浅;HE染色显示:两实验组鸡冠组织毛细血管数目均明显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少,且A组减少更明显;Ⅰ型胶原纤维及Ⅲ型胶原纤维面积计算结果显示:A、B、C组各时段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物实验结果显示,微针联合两种硬化剂均可显著减少鸡冠组织的毛细血管数量,最终导致鸡冠颜色变浅,其中以微针+聚桂醇效果更明显;Ⅰ型、Ⅲ型胶原纤维未见增生,所以微针联合硬化剂干预鸡冠组织后不会导致局部纤维化.
推荐文章
硬化剂吻合器镇痛剂联合应用治疗Ⅲ-Ⅳ期痔
硬化剂
吻合器
镇痛剂
评价
甲周毛细血管异常与系统性硬化相关肺间质纤维化的关系
硬皮病,系统性
肺疾病,间质性
毛细血管显微镜
脓毒症毛细血管渗漏的研究进展
脓毒症
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
病因
病理生理
诊断
治疗
危重患者毛细血管渗漏的护理
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
微循环
护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微针联合硬化剂对鸡冠毛细血管网作用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微针联合硬化剂 毛细血管数 Ⅰ型及Ⅲ型胶原纤维 免疫组化
年,卷(期) 2013,(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196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韦强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美容外科 58 194 7.0 9.0
2 徐思达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美容外科 4 7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59)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38)
19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针联合硬化剂
毛细血管数
Ⅰ型及Ⅲ型胶原纤维
免疫组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月刊
1672-9463
11-5248/R
大16开
北京丰台区万源北路7号
82-958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347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3088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