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为探明人为干扰对草地生态系统生态恢复的影响,以不同放牧强度试验草地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围封14a后草地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并应用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454测序法分析了植物根际土壤中AM真菌的群落结构.研究结果显示,14a围封保育使得不同放牧强度小区与长期封育小区植被盖度及植物多样性指数基本恢复至同一水平.土壤速效磷含量在重度放牧小区最低(1.00 mg/kg),轻度放牧区最高(2.25 mg/kg),其它土壤理化性质指标在不同小区之间没有显著差异.通过分子鉴定发现所有土壤样品中AM真菌共有87个分类单元(VT),隶属于Diversispora、Otospora、Scutellospora、Glomeraceae Glomus、Rhizophagus、Paraglomus和Archaeospora等7个属.对不同放牧强度小区AM真菌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长期封育小区AM真菌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最低,且显著低于中度放牧区,而AM真菌多样性在各放牧小区之间差异不显著.本研究表明长期围封可以有效促进退化草地植物群落的恢复,而AM真菌表现出与植物群落恢复的不同步性.对于草地生态系统退化及恢复过程中植物和土壤功能微生物类群的协同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系统深入的研究.
推荐文章
放牧和围封对赖草草地群落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
放牧
围栏封育
物种-多度格局
空间异质性
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地植被群落特征的影响
放牧强度
植被群落
群落特征
不同放牧与围封高寒灌丛草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PLFA分析
放牧
围封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磷脂脂肪酸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长期围封对不同放牧强度下草地植物和AM真菌群落恢复的影响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454测序 放牧强度 封育 生态恢复
年,卷(期) 2013,(11) 所属期刊栏目 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83-3393
页数 11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5846/stxb20120402046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志芳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22 404 9.0 20.0
2 陈保冬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39 1036 17.0 32.0
3 胡亚军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7 61 4.0 7.0
4 向丹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5 94 5.0 5.0
5 周文萍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2 2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23)
共引文献  (1230)
参考文献  (4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131)
二级引证文献  (46)
192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4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5(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6(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7(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5)
1998(3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9)
19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00(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1(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2(2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3(3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04(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0)
2005(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06(3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7(31)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8(25)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9(15)
  • 参考文献(1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13)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20(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丛枝菌根真菌
454测序
放牧强度
封育
生态恢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