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霍林河矿区下白垩统下含煤岩段主要煤层的煤岩、煤质特征分析表明,研究区显微组分以无结构腐质体和结构腐质体占绝对优势,腐质组及惰性组在本段煤层剖面中呈现规律性变化,自下而上,结构腐质体与惰性组减少,无结构腐质体增加;研究区主要煤层的煤相分析结果表明,本区主要煤层以潮湿森林泥炭沼泽相为主,成煤植物以松柏和银杏类为主;煤岩成分、灰分与发热量的相关分析证明灰分是影响本区煤质的主要因素,煤层灰分含量沿走向具有分区性,中部灰分高,南、北部灰分低,沿倾向具有分带性,浅部灰分高,中深部灰分低.基于煤岩及煤的工艺性质分析,阐明了本区的煤质变化规律,对本区煤质及其工业利用方向进行了评价.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本区的聚煤规律,利用煤岩学方法探讨了本区主要可采煤层的可选性.
推荐文章
霍林河煤田一号露天矿首采区聚煤特征分析
霍林河煤田
聚煤特征
分带
分叉
石上井田主要可采煤层煤质特征分析
石上井田
可采煤层
煤质特征
煤岩特征
塔西南中-下侏罗统煤层煤质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塔西南
中下侏罗统
煤质特征
相关性
煤化控制因素
胜利一号露天矿煤质特征分析
煤质特征
一号露天矿
褐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霍林河一号矿煤层煤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期刊 露天采矿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煤岩煤质特征 煤相 煤质变化规律 影响控制因素 灰分
年,卷(期) 2013,(3) 所属期刊栏目 采矿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23
页数 3页 分类号 TD163+.1
字数 347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煤岩煤质特征
煤相
煤质变化规律
影响控制因素
灰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露天采矿技术
双月刊
1671-9816
21-1477/TD
大16开
辽宁省抚顺经济开发区滨河路11号
8-33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55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168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