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脾虚证症状表现规律.方法:利用期刊网数据库收集、整理脾虚证资料,提取不同疾病脾虚证症状和体征发生频次,应用聚类分析、因子分析脾虚证症状和体征分布特点和组合规律,比较其在不同疾病中的发生异同.结果:胃肠道疾病占所有病种的28.57%.症状频次出现最高的11个症状:面色萎黄、少华等明显为脾气虚的表现.聚类分析显示:一些相关的症状能够聚为一类,相似的疾病可以聚为一类.因子分析显示:16个主要成分可以涵盖41个频率大于0.5%的症状,贡献率为69.13%.消化性疾病和非消化性疾病间症状比较发现,消化性疾病中腹胀、腹痛、形体消瘦、便溏、完谷不化、便秘、舌淡等症状发生率明显多于非消化性疾病(P<0.05);非消化性疾病中舌淡胖、齿痕发生率多于消化性疾病(P<0.05).结论:脾虚证在不同疾病中症状表现有一定差异,但有共同表现;脾虚证在疾病症状组成特点为虚性症状、胃肠道症状、疾病特殊症状.
推荐文章
基于现代文献的艾滋病中医证候规律研究
艾滋病
文献研究
证候研究
证素
因子分析
基于文献研究的乙型肝炎病因病机及证治规律探析
乙型肝炎
中医证候
辨证论治
文献研究
鼓胀病的中医证候文献研究
症状及体征
证候类型
分布规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脾虚证症状规律的文献研究
来源期刊 中医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脾虚证 症状规律 聚类分析 因子分析
年,卷(期) 2013,(1) 所属期刊栏目 医史文献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0-152
页数 分类号 R241.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玉龙 123 749 15.0 22.0
2 岳静宇 14 253 8.0 14.0
3 刘紫阳 14 162 5.0 12.0
4 符仁 2 15 2.0 2.0
5 刘学俊 2 9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25)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48)
二级引证文献  (32)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2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脾虚证
症状规律
聚类分析
因子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医学报
月刊
1674-8999
41-1411/R
大16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1号
36-153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109
总下载数(次)
31
总被引数(次)
64310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