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对导管型乳腺癌与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IDP)的鉴别诊断意义,研究导管型乳腺癌的超声表现特征.方法 对超声表现为导管增粗或扩张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1例乳腺癌与30例IDP病灶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 导管型乳腺癌与IDP在导管形态、走行、管壁回声、钙化灶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型乳腺癌22例(70.97%)可探及血流信号,与IDP血流显示率(7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导管型乳腺癌血流沿导管周边分布,而IDP血流多分布于导管腔内实体内部,两者血流的分布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对导管型乳腺癌与IDP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导管增粗、走行僵硬、沿导管分布的微小钙化灶和导管周边丰富的血流信号是导管型乳腺癌的超声表现特征.
推荐文章
超声诊断导管型乳腺癌与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超声
导管型乳腺癌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诊断价值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MRI诊断价值探讨
乳腺
导管内乳头状瘤
磁共振成像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MRI表现
导管内乳头状瘤
乳腺
磁共振成像
乳导管造影对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
选择性乳导管造影
导管内乳头状瘤
诊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导管型乳腺癌与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超声鉴别诊断
来源期刊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乳腺癌,导管型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年,卷(期) 2013,(3)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9-17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37.9|R445.1
字数 278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薛恩生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超声科 129 953 17.0 23.0
2 林礼务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超声科 116 868 16.0 21.0
3 何以敉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超声科 74 630 15.0 20.0
4 黄静 广东省珠海市人民医院超声科 4 16 1.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73)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51)
二级引证文献  (3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8)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7(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超声检查
乳腺癌,导管型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月刊
1008-6978
50-1116/R
大16开
重庆市渝中区临江路74号
78-116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927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897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