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刺法灸法学》的讲授中,提插补泻与徐疾补泻的操作一直是各届学生的疑问点,查阅相关资料,二者之间的矛盾也是很多同行分析讨论的焦点.以下浅谈笔者的一些见解和做法. 1 提插补泻与徐疾补泻 从《内经》、《难经》、《针经指南》到《医学入门》,提插补泻的基本操作方式一直是比较明确的:向下插针为主者为补法,向上提针为主者为泻法.现代观点,杨兆民、陆寿康、王富春分别主编的《刺法灸法学》教材的核心操作均为:针刺得气后,先浅后深,重插轻提,以下插用力为主者是补法;先深后浅,轻插重提,以上提用力为主者为泻法.
推荐文章
对《内经》中徐疾补泻手法的思考
《素问》
针刺
补泻
徐疾补泻
提插补泻
开阖补泻
浅谈“徐疾补泻与提插补泻”
徐疾
提插
针刺补泻
关系
古代针刺补泻手法再认识
捻转补泻
提插补泻
徐疾补泻
补泻效应
得气
从卫取气
从荣置气
子午流注学派补泻手法探析
补泻手法
子午流注
何若愚
徐凤
杨继洲
吴棹仙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对提插补泻与徐疾补泻方法的认识
来源期刊 山东中医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针刺 提插补泻 徐疾补泻 操作 矛盾
年,卷(期) 2013,(11) 所属期刊栏目 针灸推拿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1,827
页数 2页 分类号 R245.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英霞 29 101 6.0 9.0
2 谭奇纹 76 664 16.0 23.0
3 张昕 18 132 7.0 11.0
4 于慧娟 25 127 7.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针刺
提插补泻
徐疾补泻
操作
矛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东中医杂志
月刊
0257-358X
37-1164/R
大16开
济南市长清大学科技园山东中医药大学
24-044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534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497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