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原子能科学技术       
摘要:
采用波长为744 nm、聚焦功率密度为6×1016 W/cm2的超短激光分别与两种不同厚度的铝薄膜靶相互作用,根据鞘层加速机制在靶后法线方向测量质子束角分布和能谱随靶厚度的变化,研究了预脉冲对质子加速的影响.随着薄膜靶厚度的降低,质子计数迅速增加,但当薄膜靶厚度太薄时,激光预脉冲形成的预等离子体影响了薄膜靶的面型,导致质子横向发散角迅速增加,而薄膜靶面型的破坏减少了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过程中的电子回流,从而降低了超热电子的产生和鞘层加速电场的维持,影响了质子的加速能谱.因此,超短脉冲激光与薄膜靶相互作用加速产生质子束,应尽量降低预脉冲,不能采用太薄的薄膜靶,以避免预等离子体影响薄膜靶的面型,导致质子的能量降低、发散角增大.
推荐文章
紫外超短激光驱动铜薄膜靶产生质子的实验研究
紫外
超短激光
质子
薄膜靶
靶后鞘层加速
超短脉冲激光与固体靶相互作用的硬X射线能谱
超短脉冲激光
固体铜靶
硬X射线
热电子
超短脉冲激光与固体等离子体相互作用实验研究
超短脉冲激光
超热电子
快点火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预脉冲对超短激光与薄膜靶相互作用加速产生质子的影响
来源期刊 原子能科学技术 学科
关键词 超短激光 预脉冲 质子 薄膜靶
年,卷(期) 2013,(4)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及应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37-640
页数 4页 分类号 O434|TL6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538/yzk.2013.47.04.063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汤秀章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技术应用研究所 55 159 7.0 9.0
2 杨大为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技术应用研究所 19 77 6.0 8.0
3 兰小飞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技术应用研究所 8 5 2.0 2.0
4 路建新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技术应用研究所 16 32 4.0 5.0
5 王雷剑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技术应用研究所 13 15 2.0 3.0
6 黄永盛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技术应用研究所 10 14 2.0 3.0
7 席晓峰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技术应用研究所 8 9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超短激光
预脉冲
质子
薄膜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原子能科学技术
月刊
1000-6931
11-2044/TL
大16开
北京275信箱65分箱
1959-01-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7198
总下载数(次)
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