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通过在耳鼻喉手术麻醉与苏醒期间,对成人与小儿患者前额双侧进行脑电监测,探索其双侧BIS值不对称的可能机制及相关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选取63例(成人组)和61例(小儿组)患者,在耳鼻喉手术术中及术后持续监测其前额左右两侧BIS的变化情况.将患者仅出现单纯一侧BIS值超过或低于其基线的10%判定为“BIS值不对称”;在出现BIS值不对称后给予吸痰刺激,若患者出现体动,则认为该BIS值不对称有临床意义.结果 术中麻醉达稳态后,分别有93%和43%的成人与小儿患者发生了BIS值不对称现象.术后麻醉苏醒期,分别有57%和37%的成人与小儿患者发生了BIS值不对称现象.其中,成人患者中15%的BIS值不对称具有临床意义,小儿患者中13%的BIS值不对称具有临床意义.结论 在耳鼻喉手术中,具有临床意义的BIS值不对称现象在成人与小儿患者人群的发生率均超过10%,且成人患者术中BIS值不对称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小儿患者.
推荐文章
肾门前后唇的不对称类型及其临床意义
肾门
不对称
肾盂取石
腹侧切口
瓯江口内外潮汐不对称研究
瓯江口
潮汐不对称
倍潮波
调和分析
不对称节流和不对称加热对平行双通管间脉动特性影响实验
不对称加热
不对称节流
管间脉动
热工水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成人与小儿耳鼻喉手术出现BIS值不对称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来源期刊 西部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耳鼻喉手术 BIS值不对称 成人与小儿 研究
年,卷(期) 2013,(7)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与经验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36-1038,1041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62
字数 382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3511.2013.07.03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学均 四川省人民医院麻醉科 5 16 3.0 4.0
2 梁涛 四川省人民医院麻醉科 4 11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20)
197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耳鼻喉手术
BIS值不对称
成人与小儿
研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部医学
月刊
1672-3511
51-1654/R
大16开
成都市武候区浆洗街8号国嘉南苑10F-6号
62-243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53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5424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