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经额底纵裂入路方式治疗鞍上第三脑室底垂体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鞍上第三脑室底垂体瘤患者32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例.对照组采用临床传统入路方式实施治疗;观察组采用经额底纵裂入路方式实施治疗.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93.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观察时间(10.42±2.57) d明显短于对照组(16.31±2.06)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发生率62.%)明显少于对照组(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额底纵裂入路方式对鞍上第三脑室底垂体瘤的治疗效果非常明显.
推荐文章
额底纵裂入路手术治疗鞍上第三脑室底垂体瘤
颅脑手术
手术路径
额底纵裂入路
垂体瘤
第三脑室
经额底纵裂入路手术治疗鞍上第三脑室底垂体瘤的临床疗效
经额底纵裂入路手术
鞍上第三脑室底垂体瘤
临床疗效
额底纵裂入路手术对鞍上第三脑室底垂体瘤的治疗价值分析
额底纵裂入路
鞍上
第三脑室底垂体瘤
经额底纵裂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鞍区肿瘤
鞍区肿瘤
额底纵裂入路
显微外科手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经额底纵裂入路手术治疗鞍上第三脑室底垂体瘤的疗效观察
来源期刊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经额底纵裂入路 鞍上第三脑室底垂体瘤 手术
年,卷(期) 2013,(9) 所属期刊栏目 诊治体验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62
页数 2页 分类号 R651.1+1
字数 160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蔡俊杰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17 46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52)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4)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经额底纵裂入路
鞍上第三脑室底垂体瘤
手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半月刊
1673-5110
41-1381/R
大16开
郑州市经八路2号(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
36-178
199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895
总下载数(次)
24
总被引数(次)
11284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