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抗凝血标本放置时间对白细胞分类计数测定的影响,以减少白细胞分类检测中假性结果.方法:选取84例健康成人,采静脉血1mL置于EDTA-K2的抗凝管,标本采集后于即刻、2、5、10、20、30、60 min,在CELL-DYN1700SYSTEM血液分析仪上测定其白细胞分类计数结果.结果:本实验中淋巴细胞、中间细胞、中性粒细胞在5 min内测定结果与其他时间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P<0.01),10、20、30、60 min测定结果白细胞计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假性升高或降低;10、20、30、60 min测定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抗凝血标本应室温放置10 min后即可测定,且可最大程度避免白细胞分类假性结果增多现象.
推荐文章
溶血素用量及溶血时间对白细胞计数的影响
溶血素
血液分析仪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
红细胞碎片对白细胞计数结果的影响
红细胞膜
脆性
直方图
白细胞计数
血标本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
静脉血标本
放置时间
血常规
检测结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血标本放置时间对白细胞分类计数结果的影响
来源期刊 海南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血标本 放置时间 白细胞分类
年,卷(期) 2013,(7)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94-995,998
页数 3页 分类号 R446.11
字数 170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0)
共引文献  (59)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血标本
放置时间
白细胞分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海南医学院学报
半月刊
1007-1237
46-1049/R
大16开
海南省海口市学院路3号
84-14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705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544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