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了解安徽省新婚女性感染及合并感染的发生情况,进一步探讨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以2008年9月~2011年9月在安徽省8个地区妇幼保健机构的20 000名新婚女性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及一系列常规体检与生化检查.采用二分类binary 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安徽省新婚女性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安徽省新婚女性生殖道感染率为9.11%.HBsAg(+)、RPR(+)及HIV(+)率分别为3.23%、0.23%及0.18%.现居住地为集镇及县郊区和市区、高家庭人均月收入、饮酒、被动吸烟、有自然流产、药物流产或手术流产史的女性患生殖道感染的风险增加;城镇户口是HB3Ag(+)的保护因素,被动吸烟和1次手术流产是HBsAg(+)的危险因素;现居住地在集镇及县郊区、自然流产和≥2次药物流产是RPR(+)的危险因素;现居住地在集镇及县郊区是HIV(+)的危险因素.结论:多种因素与安徽省新婚女性感染有关.加强围婚期感染或合并感染的预防对促进生殖健康十分必要.
推荐文章
安徽省新分布植物
安徽省
植物
新分布
分类学
安徽省人体肠道蠕虫感染现状分析
肠道蠕虫
现状分析
安徽省
深圳盐田社区女性HPV感染状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人乳头瘤病毒
亚型
危险因素
社区女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安徽省新婚女性感染状况与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妇幼保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感染 HIV HBsAg 自然流产 药物流产
年,卷(期) 2013,(12) 所属期刊栏目 调查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34-1937
页数 分类号 R169.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620/zgfybj.j.issn.1001-4411.2013.28.2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郝加虎 安徽医科大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系 145 1379 19.0 27.0
2 苏普玉 安徽医科大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系 107 1343 21.0 31.0
3 王磊 安徽医科大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系 44 169 8.0 10.0
4 陶芳标 25 226 8.0 14.0
5 蔡传兰 安徽医科大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系 6 121 4.0 6.0
6 朱鹏 3 8 2.0 2.0
7 黄锟 2 1 1.0 1.0
8 张悦 安徽医科大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系 4 80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感染
HIV
HBsAg
自然流产
药物流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妇幼保健
半月刊
1001-4411
22-1127/R
大16开
吉林省长春市建政路971号
12-94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025
总下载数(次)
38
总被引数(次)
26450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