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南方红豆杉叶中脂肪油的最佳工艺及其成分分析.方法:以南方红豆杉叶脂肪油萃取得率为评价指标,考察不同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对脂肪油萃取率的影响,并采用衍生化GC-MS法对南方红豆杉叶脂肪油进行成分分析.结果:超临界CO2萃取南方红豆杉叶脂肪油最终优化的萃取工艺为:CO2压缩泵频率为10 Hz,萃取压力为25 MPa,萃取温度为45℃,萃取时间为120 min,分离釜Ⅰ压力8.0 MPa、温度40℃,分离釜Ⅱ压力5.0 MPa、温度35℃.萃取得到的脂肪油经三氟化硼衍生化后,经GC-MS分析,共鉴定出了33种脂肪酸.结论:3种不同产地的南方红豆杉叶脂肪油的萃取率不同,且以无锡东港的萃取率最高为2.61%.对其成分的分析,不同产地和不同提取方法下主要脂肪酸种类基本一致,含量较低的脂肪酸种类差别较大.
推荐文章
CO2超临界流体-夹带剂法从南方红豆杉中萃取10-脱乙酰巴卡丁Ⅲ的工艺条件研究
南方红豆杉
10-脱乙酰巴卡丁Ⅲ
CO2超临界流体
夹带剂
工艺条件
回流法与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东北红豆杉中紫杉醇的研究
紫杉醇
东北红豆杉
超临界CO2
流体萃取
HPLC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南方红豆杉针叶中的紫杉醇
紫杉醇
南方红豆杉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
娑罗子油超临界CO2萃取工艺研究及其成分分析
娑罗子油
超临界CO2萃取
GC-MS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南方红豆杉叶中脂肪油的工艺研究及其成分分析
来源期刊 中药材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GC-MS分析 超临界CO2萃取 脂肪酸 甲酯化 南方红豆杉
年,卷(期) 2013,(12) 所属期刊栏目 制剂与质量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23-2027
页数 分类号 R284.1|R284.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建伟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287 2248 23.0 31.0
2 李祥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257 2199 25.0 34.0
3 汤彬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9 54 4.0 7.0
4 姚晓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11 31 3.0 5.0
5 张奉苏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22 87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18)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GC-MS分析
超临界CO2萃取
脂肪酸
甲酯化
南方红豆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药材
月刊
1001-4454
44-1286/R
大16开
广州市中山二路24号中粤大厦10楼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967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12207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