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原子能科学技术       
摘要:
A P1000采用中子吸收能力低于黑棒的灰棒,在不改变冷却水中硼浓度的情况下完成反应堆中的负荷跟踪,从而减少了废水量。以AP1000压水堆中的灰棒燃料组件为计算模型,采用SCALE5.1程序系统中的TRITON模块对灰棒燃料组件进行输运燃耗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不同富集度的灰棒燃料组件中,两种不同材料组成的灰棒组件在最初燃耗的一段时间内特征值均相差较大,随着燃耗加深,其差别变小,相对偏差均在1%以内;钨棒的中子吸收截面相对变化较小。本工作的结果为A P1000反应堆的实际运行提供了参考。
推荐文章
AP1000典型燃料组件物理特性初步分析
AP1000燃料组件
SCALE
深燃耗
栅格物理
AP1000乏燃料贮存格架临界安全分析
SCALE6
燃耗信任制
临界安全分析
CPR1000、AP1000棒位指示和监测系统浅析
棒位指示
棒位监测
棒位探测器
WWER-1000燃料组件特点及棒弯曲分析
WWER-1000
燃料组件
棒弯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AP1000灰棒燃料组件物理特性分析
来源期刊 原子能科学技术 学科
关键词 AP1000 灰棒 栅格物理 燃耗
年,卷(期) 2013,(z2) 所属期刊栏目 电厂运行、燃料管理与新型核能系统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4-618
页数 5页 分类号 TL315.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538/yzk.2013.47.S1.06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义学 华北电力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 97 224 7.0 9.0
2 张斌 华北电力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 46 217 10.0 12.0
3 曹博 华北电力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 13 61 6.0 7.0
4 余慧 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北京软件技术中心 11 26 3.0 4.0
5 李晓静 华北电力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 5 13 2.0 3.0
6 张顺 华北电力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 2 13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9)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AP1000
灰棒
栅格物理
燃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原子能科学技术
月刊
1000-6931
11-2044/TL
大16开
北京275信箱65分箱
1959-01-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7198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795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