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捕获是激光通信建立的必要手段,为探索通信中光学系统各像差对捕获性能的影响,从信标光传输过程和激光通信像质评价方式出发,分析了单色像差均方根小于0.2λ时对捕获质心处光强的影响,采用质心和加权质心方法计算了彗差、倾斜(畸变)所造成的捕获偏差;同时分析了各种单色像差之间对质心光强、捕获偏差的补偿关系.分析表明离焦能对球差、像散造成的质心光强下降有较好的补偿作用,畸变产生的捕获偏差可以用彗差进行完全补偿.采用Zemax软件设计了卡塞格林式和离轴三反(TMA)通信天线系统,利用该方法计算了在视场小于0.3°、像差综合作用时捕获的质心光强和引入的捕获偏差.计算结果很好地验证了分析结论,这些结论对空间激光天线选型、像质优化策略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推荐文章
太阳图像中光斑质心位置的检测
Matlab 7.6
光斑
图像坐标
太阳跟踪
激光光斑捕获与分析系统的研究
激光
光斑
面阵CCD
铁路轨道
波前像差引导对飞秒LASIK全眼及角膜高阶像差的影响
飞秒LASIK
角膜
高阶像差
波前像差引导
一种新型提高光斑图像质心精度的去噪方法
自适应
中值滤波
阈值
阈值中值滤波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像差对通信捕获光斑质心的影响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激光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光通信 光学天线 单色像差 质心光强 捕获偏差
年,卷(期) 2013,(10) 所属期刊栏目 光纤光学与光通信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1-137
页数 7页 分类号 O43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88/CJL201340.1005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从均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14 156 5.0 12.0
2 颜昌翔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105 975 16.0 26.0
3 刘伟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422 5903 37.0 5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2)
共引文献  (53)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光通信
光学天线
单色像差
质心光强
捕获偏差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激光
月刊
0258-7025
31-1339/TN
大16开
上海市嘉定区清河路390号 上海800-211邮政信箱
4-201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993
总下载数(次)
2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