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注氮防灭火是预防采空区煤自燃,惰化火区的主要方法.传统的埋管注氮过程中注氮点在空间上存有间隔,N2在采空区未形成连续性分布,惰化效果差,注氮量大,而且注氮管不能回收,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基于采空区注氮管的抗剪切能力优于抗拉能力这一原理,具体设计了旋转牵引方式的非间隔式注氮防灭火工艺,可使注氮点与采煤工作面保持同步移动,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埋管注氮方式中存在的重大缺陷,实现了采空区中N2的连续性分布和注氮管材的回收.以塔山矿8104工作面为例,数值模拟并对比分析了非间隔式注氮与传统埋管注氮的惰化效果.结果表明:非间隔式注氮防灭火可有效减少采空区氧化带宽度,惰化效果明显.同时,基于卸荷拱原理与非开挖管道定向穿越技术中穿越管段回拖力的计算方法,得到非间隔式注氮防火工艺牵引动力计算公式.
推荐文章
大流量惰气与惰泡灭火工艺
矿井火灾
惰气
惰泡
灭火
阻爆
防复燃
综采放顶煤工作面采空区注氮防灭火工艺的实践
综采放顶煤
"三带"分布
自然发火
注氮防灭火工艺
无煤柱开采
惰气泡沫防灭火技术在兴隆庄煤矿的应用
煤层自燃
惰气泡沫
防灭火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非间隔式注氮防灭火工艺的设计与惰化效果分析
来源期刊 煤矿安全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注氮防灭火 非间隔式 旋转牵引 惰化效果 动力计算
年,卷(期) 2013,(2) 所属期刊栏目 分析·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5-178
页数 分类号 TD75+2.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
共引文献  (213)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63)
二级引证文献  (9)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注氮防灭火
非间隔式
旋转牵引
惰化效果
动力计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煤矿安全
月刊
1003-496X
21-1232/TD
大16开
辽宁省抚顺市经济开发区滨河路11号
197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289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5739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