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抗战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为从根本上摧毁中国,对我国文化教育进行极尽破坏之摧毁,特别是对我国高校进行了有计划、长时期、大规模摧残和破坏。国民政府为了保存文化命脉,决定实施教育重心内迁。因此,西部省份一时间高校云集,文化教育达一时之盛:1940年,浙江大学内迁遵义后,竺可桢及浙大师生以“求是”为校训,百折不挠,克难攻坚,使浙江大学从一个只有3个学院的地方性大学,逐步发展成为拥有7个学院、10个研究所、30个学系的闻名中外的高等学府,被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赞誉为“东方剑桥”。同时,浙大内迁也使遵义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现代文明、最具忧惠意识与时代使命感的知识分子及意义深远的现代化因子,使遵义的经济、教育文化和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变迁,促进遵义多层面的现代化向纵深发展,达到“以一千余师生竭尽知能当可有裨与黔省”。该文以浙大内迁为楔入点,透视其对遵义现代化发展的影响,以求欠发达地区现代化发展的特殊规律。抗战时期浙江大学内迁,对遵义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促进了遵义教育、思想观念及经济的现代化变迁,也为当今遵义科学发展、后发赶超提供了重要的现代启示。
推荐文章
抗战时期的宝鸡近代工业
抗战时期
宝鸡近代工业
工业发展
抗战时期的陕西近代纺织工业
陕西省
纺织工业
抗战时期
抗战时期晋绥边区粮食亩产研究
抗战时期
晋绥边区
粮食亩产
抗战时期现代文学发展的三个新趋向
抗战时期
现代文学
新趋向
新文艺传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抗战时期浙大内迁与遵义的现代化发展
来源期刊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理论)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现代化发展 抗战时期 遵义 内迁 经济社会发展 现代化变迁 日本帝国主义 文化教育
年,卷(期) 2013,(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2-72
页数 1页 分类号 G639.29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永燕 15 14 1.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现代化发展
抗战时期
遵义
内迁
经济社会发展
现代化变迁
日本帝国主义
文化教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理论
月刊
1005-4901
11-3459/F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
出版文献量(篇)
6691
总下载数(次)
3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