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探明夏玉米对不同淹涝时期与历时的响应规律,采用防雨棚下有底测坑试验在夏玉米的苗期、拔节期、抽雄吐丝期和灌浆期分别设置不同的淹涝天数(2、4、6、8、10 d),分析了淹涝时期与历时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淹涝对夏玉米株高的影响随着淹涝时期的后移而减小,苗期淹涝对株高影响最大,拔节期次之,抽雄吐丝期影响较小,且随着淹涝历时的增加株高呈降低趋势,而灌浆期淹涝对株高无显著性影响.苗期淹涝解除后,因玉米前期的补偿生长能力强,受涝处理的株高与对照(CK)间的差异随生育进程的推进逐渐减少;而拔节期淹涝植株的补偿生长能力较弱,各处理灌浆期的株高与 CK 间的差异仍较大.不同淹涝处理下叶面积指数(LAI)的变化趋势与株高一致,任一生育期发生淹涝,其 LAI 随着淹涝历时的增加逐渐降低.与CK相比,苗期、拔节期、抽雄吐丝期和灌浆期淹涝使株高和LAI平均分别降低5.49%~45.26%、2.38%~35.62%、1.60%~8.23%、0.63%~5.15%和17.36%~62.42%、14.81%~46.56%、4.40%~17.34%、1.97%~15.39%.淹涝对夏玉米生长发育进程也具有明显影响,特别是在生长前期,苗期淹涝对玉米生育进程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拔节期,抽雄吐丝期影响很小,灌浆期无影响.此外,任一生育阶段发生淹涝,其果穗长、出籽率、穂粒质量、穗粒数、百粒质量和产量均随淹涝历时的增加呈降低趋势;苗期、拔节期、抽雄期和灌浆期淹涝分别减产17.98%~54.97%、9.12%~100%、2.58%~28.63%和5.93%~20.28%,其淹涝历时分别达到2、4、6、4 d时就会造成显著减产,减产率分别为17.98%、21.34%、12.99%和13.52%.可见苗期和拔节期是夏玉米淹涝的关键时期,生产上应避免该生育期发生淹涝.该研究可为对夏玉米农田排水方案的合理制定、洪涝灾害损失的评估以及抗灾减灾能力的提高提供参考.
推荐文章
涝渍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试验
夏玉米
涝渍
耐淹时间
产量
播期对春玉米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的影响
华北平原
春玉米
产量形成
播期
苗期涝害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减灾技术措施
涝害
玉米
发育
影响
技术措施
播期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夏玉米
播期
产量
生长发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苗期与拔节期淹涝抑制夏玉米生长发育、降低产量
来源期刊 农业工程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水分 生长 粮食 淹涝时期 淹涝历时 夏玉米 生长发育 产量性状
年,卷(期) 2013,(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52
页数 分类号 S513|S274.1
字数 680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6819.2013.05.00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9)
共引文献  (211)
参考文献  (2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5)
同被引文献  (319)
二级引证文献  (162)
19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7(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8(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9(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2(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3(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0(14)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9)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21)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6(34)
  • 引证文献(11)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7(40)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33)
2018(3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0)
2019(4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7)
2020(1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水分
生长
粮食
淹涝时期
淹涝历时
夏玉米
生长发育
产量性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业工程学报
半月刊
1002-6819
11-2047/S
大16开
北京朝阳区麦子店街41号
18-57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403
总下载数(次)
36
总被引数(次)
39506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