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针对反恐应急的实际需要,研究4种化学毒物对发光细菌的急性毒性,为反恐应急化学毒物快速监测数据库的建立提供重要基础数据.方法:以氰化物、苯酚、草甘膦和镉为代表毒物,建立毒物污染模型,以发光细菌为研究对象,用生物毒性测试仪测定样品及空白的发光度,计算相对发光率.结果:发光菌的相对发光率与毒物的浓度呈负相关,其相关系数为0.83~0.99,P<0.01.氰化物、苯酚、草甘膦和镉使发光菌产生50%光损失时的浓度(EC50)分别为0.21,137.78,185.52和1.04 mg/L.结论:该方法为毒物的毒性监测和评价提供直接证据,可以弥补理化方法分析毒性时的不足.该方法在重大恐怖袭击化学毒物应急监测体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推荐文章
针对核与辐射恐怖袭击的应急准备和响应
核与辐射
反恐
应急准备
响应
核与辐射恐怖袭击下的公众应急疏散
核与辐射恐怖
疏散
应急预案
应对AIS系统遭受恐怖袭击的措施研究
AIS
恐怖袭击
预警
加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发光菌在重大恐怖袭击化学毒物应急监测体系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发光菌 恐怖袭击 化学毒物 应急监测
年,卷(期) 2013,(5)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51-1153,1157
页数 4页 分类号 R446.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6)
共引文献  (142)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7(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8(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发光菌
恐怖袭击
化学毒物
应急监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半月刊
1004-8685
41-1192/R
大16开
郑州市经一路12号
80-152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668
总下载数(次)
3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