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比较“漏斗法”和解剖标记法在颈椎弓根螺钉置入中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10具新鲜成人尸体标本截取颈椎节段(C3-C7),供体年龄51-75岁,平均62.5岁,每例标本术前采用双源CT薄层扫描(1mm∕层)测量C3-C7的椎弓根形态,包括椎弓根的宽度、椎弓根的内偏角、矢状角度。所有标本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漏斗法”置钉技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置钉法(解剖标记法)植入椎弓根螺钉,术中不借助任何影像设备,术后检测螺钉植入结果,根据是否造成邻近组织损伤分为一般破损和严重破损,对两种方法的成功率和皮质破损率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术前CT检查发现有5个椎弓根因太小不宜置钉,共计95个椎弓根植入螺钉纳入试验。漏斗法植入颈椎椎弓根钉50枚,其中41枚(82%)完全在椎弓根内,穿破椎弓根皮质9枚(18%),其中一般破损7枚(14%),关键破损2枚(4%),解剖标记法置入螺钉45枚,其中28枚(62.2%)完全在椎弓根内,穿破椎弓根皮质17枚(37.8%),其中一般破损11枚(24.4%),关键破损6枚(13.4%),两种方法的成功率和皮质破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漏斗法”植入技术植入颈椎椎弓根螺钉安全性和准确率均较高,优于解剖标记置钉法。
推荐文章
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的置钉技术及临床应用进展
颈椎
内固定器
综述
下颈椎椎弓根螺钉
内固定
置钉技术
颈椎椎弓根螺钉瞄准器的研制与实验
颈椎
椎弓根
内固定
瞄准器
导航模板辅助下颈椎皮质骨螺钉置入准确性的研究
皮质骨螺钉轨迹
数控机床
导航模板
下颈椎
椎弓根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颈椎椎弓根螺钉“漏斗法”置钉技术的准确性评估
来源期刊 江西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折愈合 胶原基因 降钙素
年,卷(期) 2013,(11) 所属期刊栏目 论 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50-953
页数 4页 分类号 R681.53
字数 339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2238.2013.11.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熊龙 江西省人民医院骨科 54 181 7.0 11.0
2 肖强 江西省人民医院骨科 30 105 6.0 8.0
3 邓亮 江西省人民医院骨科 19 90 6.0 9.0
4 漆启华 江西省人民医院骨科 9 48 4.0 6.0
5 刘静莉 南昌市洪都中医院骨科 3 13 2.0 3.0
6 陆欢 江西省人民医院骨科 3 13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4)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骨质疏松
骨折愈合
胶原基因
降钙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西医药
月刊
1006-2238
36-1094/R
大16开
南昌市省政府大院西二路6号
44-2
195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098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135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