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植物生理功能的发挥以结构为基础,因此,植物光合器官(叶片或同化枝)解剖结构会对水分利用效率(WUE)有一定的指示作用.通过对黑河流域优势种灌木光合器官的解剖特征和表征WUE的稳定碳同位素比率(δ13C)进行分析,试图从解剖结构的角度为荒漠植物WUE寻求一个有效的指示指标.结果显示:(1)除花棒外,轴状光合器官植物的δ13C值均高于叶状.(2)不同荒漠植物光合器官及不同组织厚度变化范围较广,叶厚度(Tl)或轴直径(Da)、角质层厚度(Tc)、表皮厚度(Te)、栅栏组织厚度(Tp)、海绵组织厚度(Ts)、贮水组织厚度(Ta)的最大值分别约为最小值的6.9、5.8、11、4、3.5和3.5倍.荒漠区多数轴状光合器官植物的Da以及Te高于叶状.(3)所研究优势种灌木的δ13C值与Tl或Da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719,P<0.叭),与不同组织厚度(Tc、Te、Tp、Ts和Ta)之间相关性不显著.由此可知,从植物光合器官的解剖结构来看,荒漠区植物的WUE可以用Tl或Da来表征,叶片越厚,越有利于植物高效利用水分,且轴状光合器官植物的WUE高于叶状.
推荐文章
不同地质背景下黄荆的光合蒸腾及水分利用效率比较
黄荆(Vitex negundo Linn)
不同地质背景
水分利用效率(WUE)
蒸腾速率
光合速率
长期施肥对水稻光合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长期施肥
水稻
光合特性
水分利用效率
产量
水分胁迫对玉米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水分胁迫
玉米
光合速率
水分利用效率
不同生育期玉米叶片光合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对水分胁迫的响应
玉米
水分胁迫
复水
光合速率
蒸腾速率
水分利用效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荒漠区植物光合器官解剖结构对水分利用效率的指示作用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荒漠植物 解剖结构 长期水分利用效率 稳定碳同位素比率
年,卷(期) 2013,(16) 所属期刊栏目 个体与基础生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909-4918
页数 10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5846/stxb201205160729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8)
共引文献  (256)
参考文献  (3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8)
同被引文献  (279)
二级引证文献  (210)
18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2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3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5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8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4(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0)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9(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9)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22)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7(45)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35)
2018(65)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58)
2019(8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84)
2020(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荒漠植物
解剖结构
长期水分利用效率
稳定碳同位素比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