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对纤维桩e.max全瓷冠修复的不同缺损量离体上颌中切牙行咀嚼模拟,测量其冠向微渗漏差异.方法 收集完整上颌中切牙32颗,按缺损量大小分四组,纤维桩e.max全瓷冠修复后,用自制咀嚼模拟疲劳力学测试机在0.5%的品红溶液中行咀嚼模拟,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冠向微渗漏差异.结果 不同缺损量样本微渗漏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无缺损及缺损至龈上4mm组微渗漏程度小于缺损至龈上2 mm及齐龈组.结论 纤维桩修复上颌中切牙时最好有2mm以上的牙本质肩领.
推荐文章
纤维桩修复上颌中切牙的三维有限元研究
纤维桩
上颌中切牙
三维有限元
纤维桩核冠修复上颌中切牙牙体缺损的应力分析
纤维桩核冠
应力分析
上颌中切牙
纤维桩核冠修复上颌中切牙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纤维桩核冠
上颌中切牙
三维有限元模型
全瓷冠
修复
纤维桩修复的冠向微渗漏研究概况
纤维桩
修复体
微渗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上中切牙纤维桩全瓷冠修复体冠向微渗漏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临床医学工程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纤维桩 牙体缺损 全瓷冠 咀嚼模拟机 微渗漏
年,卷(期) 2013,(10)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12-1214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83.3
字数 313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4659.2013.10.12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邹波 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修复科 17 153 7.0 12.0
2 刁惠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口腔科 35 104 6.0 7.0
3 陈强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口腔科 13 62 5.0 7.0
4 陈霞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口腔科 29 220 9.0 13.0
5 魏素华 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修复科 6 49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纤维桩
牙体缺损
全瓷冠
咀嚼模拟机
微渗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医学工程
月刊
1674-4659
44-1655/R
大16开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中1307号
46-130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428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4218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