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预先给药对急性失血性休克兔肾脏脂质过氧化及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 32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均分为4组(n=8),即假手术组(S组)、对照组(C组)、瑞芬太尼低剂量组(RL组)、瑞芬太尼高剂量组(RH组).S组仅行股动脉穿刺置管,气管切开等操作;C组、RL组和RH组气管插管后经10 min股动脉均匀放血至平均动脉压(MAP)降至40 mmHg制备失血性休克模型,并分别于放血前15 min开始持续静脉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低、高剂量瑞芬太尼至休克120 min[低剂量瑞芬太尼为0.66μg/(kg·min),高剂量为1.32 μg/(kg·min)].维持MAP在35~45 mmHg水平120 min,随后处死动物,取左肾上极组织测MDA、SOD含量;取右肾上极组织固定,包埋,染色,光镜下观察病理学变化.结果 与S组比较,3组MDA含量升高(P<0.05),SOD活性降低(P<0.05);与C组比较,RL组MDA含量,SOD活性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H组MDA含量降低(P<0.05),SOD活性升高(P<0.05);与RL组比较,RH组MDA含量降低(P<0.05),SOD活性升高(P<0.05).S组肾小球完整,肾小管排列整齐,无炎性细胞浸润;C组、RL组肾小球完整,肾小管排列较整齐,肾小球及肾间质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RH组肾小球完整,肾小管排列较整齐,肾间质见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结论 高剂量瑞芬太尼预先给药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失血性休克兔肾脏损伤.
推荐文章
溶液温度对失血性休克兔中心温度的影响
失血性休克
液体复苏
中心温度
缺血再灌注脑组织病理形态及脂质过氧化的动态观察
缺血再灌注
丙二醛
病理改变
心脉龙
大鼠失血性休克肠黏膜形态学变化及与肠道菌移位的关系
休克
出血性
再灌注损伤
肠黏膜
细胞膜通透性
细菌
大鼠
Sprague-Dawley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瑞芬太尼预先给药对失血性休克兔肾脏脂质过氧化及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来源期刊 宁夏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哌啶类 休克 出血性 脂质过氧化作用
年,卷(期) 2013,(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18,扉1
页数 4页 分类号 R614
字数 301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孟尽海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麻醉科 89 373 10.0 15.0
2 李静 宁夏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 23 66 6.0 7.0
3 陈雅儒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麻醉科 12 20 3.0 4.0
4 王春生 宁夏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 14 112 4.0 10.0
5 王文娟 宁夏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 15 83 4.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哌啶类
休克
出血性
脂质过氧化作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宁夏医学杂志
月刊
1001-5949
64-1008/R
大16开
宁夏银川市北京东路340号
74-15
196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506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23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