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阐述《本草纲目特殊制药施药技术》中有关中药传统缓释制剂技术,为中药缓释制剂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专著《本草纲目特殊制药施药技术》和相关文献,对该书传统缓释制剂技术中辅料、制法和剂型进行分析,并以书中记载具体方剂为例加以说明.结果 中药传统缓释制剂辅料有蜂蜡、糊、树脂和动植物油等;常用制法有直接为剂法、泛制法、塑制法及包埋(衣)法等;剂型多见于丸剂、硬膏药、原药剂、生物膜剂、膜渗透剂等.结论 采用传统缓释制剂技术制成的方剂,理论上可起到缓慢释药的效果,能为现代中药缓释制剂的发展提供思路,值得进一步研究.
推荐文章
《本草纲目》鼻腔给药浅析
本草纲目
鼻腔给药
给药途径
《本草纲目》中风病案浅析
本草纲目
病案
中风病
《本草纲目》痛风药物用药浅析
本草纲目
痛风
治法
用药特点
《本草纲目》释名探析
李时珍
<本草纲目>
释名
训诂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本草纲目特殊制药施药技术》传统中药缓释制剂技术概述
来源期刊 中成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传统缓释制剂 辅料 制法 剂型
年,卷(期) 2013,(8) 所属期刊栏目 科研报道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08-1811
页数 4页 分类号 R944
字数 474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1528.2013.08.05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盛山 广东药学院中药开发研究所 116 930 17.0 22.0
2 刘静 广东药学院中药开发研究所 22 219 8.0 14.0
3 蔡延渠 广东药学院中药开发研究所 27 205 9.0 13.0
4 柴金珍 广东药学院中药开发研究所 6 48 4.0 6.0
5 梁锦杰 广东药学院中药开发研究所 5 55 4.0 5.0
6 彭庆庭 广东药学院中药开发研究所 5 48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6)
共引文献  (62)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3(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5(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6(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7(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传统缓释制剂
辅料
制法
剂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成药
月刊
1001-1528
31-1368/R
大16开
上海市黄浦区福州路(近江西中路)107号206室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67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51115
论文1v1指导